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眼科医师张健的博客

你的尊重与感谢是医生前行最大的动力!

 
 
 

日志

 
 
关于我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张健教授每周一二三四五全天、周六下午坐门诊。要问眼病的朋友,请上张健医生个人网站_好大夫在线。张健在那里已帮助:12122位(近两周帮助患者数:1153人/平均每天回答82人次),发表2181篇科普文章,总访问:4,919,545次,昨日访问:125,112次(18-01-17),感恩您的垂临访问。张健_湖南省中医附一医院眼科_好大夫在线http://zhangajian.haodf.com/

49.苦参的故事  

2017-12-26 07:04:19|  分类: 讲故事学中药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主编 张 健                  

讲故事学中药第一册》   

 49.苦参的故事 - 眼科张健 - 眼科医师张健的博客

                                  

49.苦参的故事           

  天秀山余脉上生长有多种名目草药,其中苦参是常见的一种,据说早年大旱,有人因饥饿吃食了很多苦参的根茎,结果中毒,造成呼吸加快、流涎,最后因呼吸抑制而死亡。牲畜也有因吃食苦参而中毒、出汗、搐搦而死的。那以后,山下人们在不敢枉食这种草药,除少量入药外,大部分苦参,都被人们充当木柴烧火。

  可是山下村寨里有个叫张五的农民,他上山从不用柴刀拦腰砍断苦参,而是凭借自己有一身的好力气,总是连根把苦参拔出来,回家后,他还剥开苦参的茎皮编制麻袋,他编制的麻袋特别经久耐用。               

  于是,很多人也学张五的样子不用砍刀,用双手去拔苦参,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能连根拔出的。张五教会人们用苦参茎皮编制麻袋得手艺,却无能传授连根拔苦参的力气。因为苦参根须发达,扎地纵横,即便健壮汉子也很难连根拔出。人们由此彻底佩服了张五的神力。苦参从此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好汉拔”。 

  至今,人们仍习惯把这种生长在山坡草丛中或郊野、路边、溪沟边上的苦参草药,称之为“好汉拔”。                       

                                  

  【药名】苦参            

  【别名】藏苦骨、川参、凤凰爪、牛参、水槐根、地槐根、菟槐根、骄槐根、白茎根、虎麻根、岑茎根、禄白根、陵郎根、野槐根、山槐根、山槐子根、山槐树根、白萼根、好汉枝根、地骨、地参、好汉拔。              

                     

                     

  【药性】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应用】                             

  1.湿热泻痢、便血、黄疸 本品苦寒,入胃、大肠经,功能清热燥湿而治胃肠湿热所致泄泻、痢疾,可单用,如《仁存堂经验方》中以本品制丸服,治血痢不止;或配木香用,如香参丸(《奇方类编》);治湿热便血、痔漏出血,可配生地黄用,如苦参地黄丸(《外科大成》);若治湿热蕴蒸之黄疸,可配龙胆、牛胆汁等用,如《补缺肘后方》治谷疸方。                 

  2.湿热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 本品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杀虫止痒,为治湿热所致带下证及某些皮肤病的常用药。若治湿热带下、阴肿阴痒,可配蛇床子、鹤虱等药用,如榻痒汤(《外科正宗》),若治湿疹、湿疮,单用煎水外洗有效,或配黄柏、蛇床子煎水外洗;治皮肤瘙痒,可配皂角、荆芥等药用,如参角丸(《鸡峰普济方》);若配防风、蝉蜕、荆芥等药用,可治风疹瘙痒,如消风散(《外科正宗》);若治疥癣,可配花椒煎汤外搽,如参椒汤(《外科证治全书》),或配硫黄、枯矾制成软膏外涂。             

  3.湿热小便不利 本品既能清热,又能利尿,可用治湿热蕴结之小便不利、灼热涩痛,常配石苇、车前子、栀子等药用。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反藜芦。               

                                   

  处方用名苦参,炒苦参,苦参炭。               

  处方中写苦参指生苦参。为原药材去杂质及芦头和须根,洗净晒干,切片入药者。                               

  炒苦参为苦参片用麸炒至微黄入药者。               

  苦参炭为苦参片用武火炒至外面焦黑,里面焦黄,存性,而后入药者。 

                                  

注:大医精诚,防病于未然,为了普及眼科方面的医学知识,传递科学理念,眼科张健教授定期免费给大家发一些科普类的文章,以方便大家阅读。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您分享与转载,让更多的人受益和欣赏!如果不愿意接受到我的文章,请您用微信搜索好大夫公众号,点击取消关注即可,感恩各位的理解和支持!

  评论这张
 
阅读(208)|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