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眼科医师张健的博客

你的尊重与感谢是医生前行最大的动力!

 
 
 

日志

 
 
关于我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张健教授每周一二三四五全天、周六下午坐门诊。要问眼病的朋友,请上张健医生个人网站_好大夫在线。张健在那里已帮助:12122位(近两周帮助患者数:1153人/平均每天回答82人次),发表2181篇科普文章,总访问:4,919,545次,昨日访问:125,112次(18-01-17),感恩您的垂临访问。张健_湖南省中医附一医院眼科_好大夫在线http://zhangajian.haodf.com/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医案三例   

2017-01-09 18:52:40|  分类: 《张健眼科医案》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张健眼科医案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医案三例 - 眼科张健 - 眼科医师张健的博客

 

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         

中国中医药药出版社  

(二)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医案三例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类似中医的“鹘眼凝睛”、“鹘眼凝睛外障”、“鱼睛不夜”,是一种与甲状腺功能相关的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成年人眼睛突出最常见的原因。患者多为中年女性,大多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但也有正常或减退者。本病以眼球突出、眼睑退缩和上睑迟落为主要特征。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情志失调,气郁伤脾,运化失职,痰瘀互结;或热毒上壅,气血瘀滞;或素体阴虚,或劳心过度,耗伤心血,致阴虚阳亢,气血凝结日久而眼球突出。    

                           

清热化痰法治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热郁痰凝证案       

  骆某某,女,36岁,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杉山镇,农民工。于2014512初诊。                

  主诉:双眼球外突3年。          

  病史:患者于3年前发现“甲状腺机能亢进”经服丙硫氧嘧啶片1年,甲状腺检查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现仍服丙硫氧嘧啶,每次25mg(维持量),一日1次,但双眼突出未愈,且近月来双眼内有异物感,羞明流泪,微痛,视物成双,胁肋胀满,胸闷不舒。  

  检查:视力右眼0.6,左眼1.0。双眼睑肿胀,上睑活动迟缓,眼睑闭合不全,眼球突出,转动受限,球结膜充血水肿。眼部B超检查:双眼外肌肥厚、水肿。眼球突出度:右眼18mm,左眼19mm。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诊断: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双眼)。         

  辨证:热郁痰凝证。                

  治法:清热化痰。                

  方剂:丹栀逍遥散(《薛氏医案》)合清气化痰丸(《医方考》)加减。 

  处方:柴胡10g,白芍10g,当归10g,茯苓10g,白术10g,牡丹皮10g,栀子10g,瓜蒌仁10g,陈皮5g,黄芩10g,苦杏仁10g,枳实10g,胆南星5g,半夏10g,甘草5g7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针刺:取阳白、四白、外关、攒竹、内关。每日1次,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                  

  医嘱:调情志,避免情绪激动。忌食肥甘厚腻及辛辣炙之品。  

  二诊(2014519:自觉畏光流泪减轻。眼部检查基本同前,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原方。7剂。针刺同前。  

  三诊~十一诊(2014526日~2014722日):原方先后去胆南星、瓜蒌仁、栀子,柴胡减量为5g,加防风10g,祛风清热散结;加黄芪15g,益气健脾。共服药56剂,针刺48次。双眼异物感,羞明流泪,微痛,视物成双症状逐渐消失,胁肋胀满,胸闷不舒亦除。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1.0。双眼睑肿胀明显减轻,眼睑能闭合,眼球转动自如。眼球突出度:右眼15mm,左眼16mm。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改服舒肝明目丸,10g,一日2次,连服2月。

  按:《银海精微·鹘眼凝睛》认为本病是因五脏皆受热毒,致五轮振起,坚硬不能转运,气血凝滞。患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瘀血阻滞,木郁土壅,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湿成痰,导致痰瘀互结而阻于目窠,故见眼球突出,不能运转,白睛红赤;全身症状及舌脉均为热郁痰凝之候。丹栀逍遥散合清气化痰丸加减方中,以逍遥散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胆南星清热化痰;黄芩、瓜蒌仁,清胃火,化痰热;枳实、陈皮,理肺宽胸,消痰散结;茯苓、半夏、苦杏仁理气健脾,化痰散结。诸药合之,共奏养血健脾,疏肝清热,理气化痰之功。(转载者请注明出处)

                  

清热解毒法治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热毒壅滞证案      

  彭某某,女,45岁,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格塘乡,农民工。于2014724初诊。                 

  主诉:双眼球外突2年。              

  病史:患者于2年前发现“甲状腺机能亢进”经服“甲巯咪唑片”1年,甲状腺检查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现仍服“甲巯咪唑片”,每次5mg(维持量),一日1次,但双眼突出未愈,且近1月来双眼内有异物感,羞明流泪,微痛,视物成双,面赤身热,溲赤便秘。

  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0.8。双眼睑肿胀,上睑活动迟缓,眼睑闭合不全,眼球突出,眼转动受限,球结膜充血。眼部B超检查:双眼外肌肥厚、水肿。眼球突出度:右眼18mm,左眼17mm。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诊断: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双眼)。           

  辨证:热毒壅滞证。                 

  治法:清热解毒。                 

  方剂:泻脑汤(《审视瑶函》)加减。        

  处方:车前子10g(包煎),木通10g,茯苓10g,熟大黄10g(后下),黄芩10g,茺蔚子10g,防风10g,桔梗10g,玄参10g赤芍10g,红花5g,夏枯草10g7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针刺:取迎香、太阳、上星、睛明。每日1次,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

  医嘱:调情志,避免情绪激动。忌食肥甘厚腻及辛辣炙之品。  

  二诊(2014731:便通症减。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原方,去熟大黄。7剂。针刺同前。         

  三诊~十一诊(201487日~2014925日):原方先后去木通、夏枯草;加黄芪15g,益气健脾。共服药56剂,针刺48次。双眼异物感,羞明流泪,微痛,视物成双症状逐渐消失,面赤身热亦除。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1.0;双眼睑肿胀明显减轻,眼睑能闭合自如。眼球突出度:右眼15mm,左眼15mm。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改服舒肝明目丸,10g,一日2次,连服2月。

  按:《秘传眼科龙木论·鹘眼凝睛外障》认为:此疾皆因五脏热壅冲上,脑中风热入眼所使。患者热毒上壅,气血瘀滞,故见眼球突出,不能运转;白睛红赤,全身症状及舌脉均为热毒壅滞之候。泻脑汤方中车前子、木通、茯苓利尿泄热;用熟大黄以泻火通腑,二便通,则火毒邪热从二便出;黄芩清肺泻火;茺蔚子清肝明目;防风、桔梗祛风散热;玄参甘寒,既可养阴,又可解毒;加赤芍、红花、夏枯草,以加强化瘀通络散结之功。诸药合之,共奏清热利湿,通腑泻热,活血化瘀之功。邪热清,二便通,目自安宁。(转载者请注明出处)

                         

滋阴潜阳法治甲状腺相关性眼病/阴虚阳亢证案       

  蒋某某,女,42岁,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乌山镇南中村,农民工。于2014128初诊。              

  主诉:双眼球外突2年。               

病史:患者于2年前发现“甲状腺机能亢进”经服丙硫氧嘧啶片1年,甲状腺检查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现仍服丙硫氧嘧啶,每次25mg(维持量),一日1次,但双眼突出未愈,且近月来双眼内有异物感,羞明流泪,微痛,视物成双,头晕耳鸣,心烦失眠,双手震颤。

  检查:视力:右眼0.6,左眼0.6。双眼睑肿胀,上睑活动迟缓,眼睑闭合不全,眼球突出,转动受限,球结膜充血、水肿。眼部B超检查:双眼外肌肥厚。眼球突出度:右眼18mm,左眼18mm。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诊断: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双眼)。         

  辨证:阴虚阳亢证。               

  治法:滋阴潜阳。                

  方剂:平肝清火汤(《审视瑶函》)加减。    

  处方:车前子10g(包煎),连翘10g,枸杞子10g,柴胡10g,夏枯草10g,白芍10g,生地黄10g,当归10g,女贞子10g,麦冬10g,酸枣仁10g,首乌藤10g,珍珠母15g(先煎),鳖甲10g(先煎)。7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针刺:取阳白、四白、外关、攒竹、内关。每日1次,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            

  医嘱:调情志,避免情绪激动。忌食肥甘厚腻及辛辣炙之品。  

  二诊(20141215:自觉畏光流泪减轻,眼部检查基本同前,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原方。7剂。针刺同前。 

  三诊~十一诊(20141222日~2015216日):原方先后去鳖甲、柴胡,加黄芪15g,益气健脾。共服药56剂,针刺48次。双眼异物感,羞明流泪,微痛,视物成双症状逐渐消失,头晕耳鸣,心烦失眠渐愈,双手震颤减轻。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1.0。双眼睑肿胀明显减轻,眼睑能闭合,眼球转动自如。眼球突出度:右眼15mm,左眼16mm。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改服舒肝明目丸,10g,一日2次,连服2月。                

  按:阴损血亏,目窍失于濡养,且虚阳上扰,清窍不利,故见眼球突出,不能运转,白睛红赤,全身症状及舌脉均为阴虚阳亢之候。平肝清火汤方中夏枯草平肝潜阳,清肝降火;肝阴不足则肝阳易亢,用白芍、当归、生地黄、枸杞子补肝血,养肝阴,阴足则阳降;车前子养肝明目,疗赤止痛;连翘质轻而浮,清散气分郁热;柴胡引药入肝,直达病所。加女贞子、麦冬,以增养阴涵阳之功;加酸枣仁、首乌藤,以养心安神;加珍珠母、鳖甲,以滋阴平肝息风。(转载者请注明出处)

  评论这张
 
阅读(559)|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