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眼科医师张健的博客

你的尊重与感谢是医生前行最大的动力!

 
 
 

日志

 
 
关于我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张健教授每周一二三四五全天、周六下午坐门诊。要问眼病的朋友,请上张健医生个人网站_好大夫在线。张健在那里已帮助:12122位(近两周帮助患者数:1153人/平均每天回答82人次),发表2181篇科普文章,总访问:4,919,545次,昨日访问:125,112次(18-01-17),感恩您的垂临访问。张健_湖南省中医附一医院眼科_好大夫在线http://zhangajian.haodf.com/

从中医角度看世界   

2016-12-29 15:30:44|  分类: 科普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听课笔记

 从中医角度看世界

 湖南中医药大学1553胡美洁 


从中医角度看世界 - 眼科张健 - 眼科医师张健的博客

                     

  冬至那日听过曾培杰和陈创涛老师的一堂课后,感想与思考颇多,在此想记录一二。                   

  触动从看见两位老师的第一眼开始,当熊广华老师为我们介绍这两位嘉宾时,我满脸的惊讶,就是他们吗?因为乍一看他们的装扮和面容,实在不像想象中那样一眼就觉得像是文质彬彬,充满智慧的医师,而是带点黝黑的皮肤,脚着一双布鞋,要我说更像两位憨厚朴实的百姓,不过他们的脸上始终挂着孩子般的笑容,尽管已是夜晚,仍让人感觉到阳光般的温暖~我想,或许这一切就是最自然的显现吧,当你真正地融入了中医,融入了自然,一切都变得这么简单而美好~

曾培杰老师在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便开始了他的分享,因正值冬至节气,老师就从冬至讲起,上来便说“先王以至日闭关”,他说这一天先王都要早点休息,我们普通人自然就更应该符合作息规律,不要熬夜了。想想确实很有道理,我记得《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中说,从立秋开始,大气的阳热便渐渐地收敛入土中,待立冬即开始潜入水中,值冬至之时,地下水中潜藏的热量最多,故曰“冬至”,至者,极也,也只有这样来年的立春才有阳能升,因此我们也要早点休息,让阳潜于阴,第二天早晨才有阳气升发,想必是同样的道理吧,一天亦是一年,阴阳交替,相偎相依。              

  接下来,老师从治“湿”的角度给我们讲了很多治法,他说由于天气的原因,南方大多数的疾病都有湿邪在作祟,不过与往常老师讲课方式不同的是,曾老师说,治“湿”不就像让一条“湿毛巾”变干吗?想想你在生活中会怎么做,自然很快就能想明白了。那么如何让毛巾快点变干呢?曾老师引导性地为我们提出了五个办法:第一是将它晾起来,对应在中医里面也就是“升阳除湿”,这种方法尤其适合腿脚沉重,四肢活动不利的病人,老师给出的建议方药是“黄芪+(炒)薏苡仁+玉米须”,黄芪以升阳,薏苡仁以除湿,玉米须则取其象,用来扫除湿邪,实在是太形象了,我们不禁感慨,中医实在是太有趣了;第二是让它晒太阳,也就是“温阳化湿”,助心阳,心就像我们体内的太阳,太阳一出来,湿气还往哪跑呢?其对应的方药是桂枝汤,适合寒冷痹痛,手脚冰凉等心阳虚弱的患者;第三则是把毛巾晾在通风的地方,因“风能胜湿”,故颈项强痛的患者可用葛根汤来达到祛风除湿的目的,而葛根汤可看作桂枝汤加麻黄,葛根两味药,再适当调整其药量,其中麻黄是风药,能祛风解表,葛根则将药物引至后背,再加上桂枝汤,颈项强痛的情况很快就能缓解了;第四是用火烤干,所谓“热能燥湿”,用附子理中丸来温补我们体内的脾肾之阳,对付肚子冷湿痛的患者再适合不过了;第五是用力把毛巾拧干,也就是“气旺湿去”,想想我们平时拧毛巾的时候力气大,自然干得也快,同理我们的宗气足,自然就能胜湿了,补中益气汤就能取到很好的效果。由此我想到平时我们总要先拧干毛巾再晾,便想若前面的每个办法里都再加一点补脾胃之气的药,效果是否会更好呢?都说脾为后天之本,《内经》中也说道,“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虽然老师没这么讲,暂且就这样想吧,待日后再验证其真伪也不迟。另外,我认为,不妨想想其他的邪气是否也可以这样取象比类呢?比如火邪,我们平时会用什么方法去灭火,同理也可以怎么灭掉我们体内的火吧,怪不得老师说学好物理对中医也有很大的帮助,确实,又想起大一的中基课上尹勇老师就跟我们说,要想学好中医,就一定要对生活留心,对大自然留心,并且时时刻刻用中医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一个对生活与自然都不在意的人,是很难学得好中医的。现在想想是的呀,如果那时候就能听老师的,从自然的角度去思考中医,或者说从中医的角度去看待自然,就像从晾湿毛巾能想到治湿邪,这样学习中医会不会比只知道死背教材好很多呢?我想答案肯定是的,不过,既然时光不能倒流,那就从现在开始吧。


从中医角度看世界 - 眼科张健 - 眼科医师张健的博客

                  

  另外,老师在讲治湿的过程中也穿插讲了一些其他的内容并配上表演,生动极了,例如在讲到如何从病人的走姿大致判断该病人哪个地方出现了问题时,就给我们演示起来,让人印象无比深刻。同时他还鼓励我们多读福尔摩斯之类的探案小说,当然不是沉迷于其中的情节,而是学习他们破案的思路和方法,对我们中医看病有很大的帮助。老师说“诊断如理乱麻,治病如解死结”,需要一定的思维和足够的耐心,才能真正地看好病。俗话说,“真人之心,若珠在渊;常人之心,若瓢在水”。唯有沉下心,才能把握天地人之道。所以小熊老师也经常告诫我们要多读清静经,“人能常清静,万物悉皆归”。  

  “久坐,熬夜,伤精是砍向现代人类健康的三把刀,不改变这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人类的健康令人堪忧”,老师如是说。是啊,健康的生活习惯才是根本,可惜现在很多人把身体问题全都寄托在医生身上,从不思考自己的问题,实在是本末倒置。“好了伤疤忘了疼,不到黄河心不死”则是人们最大的人性弱点,总结得也很精辟,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老师在给我们讲述了他的一个亲身经历后,语重心长地跟我们说,其实只要我们真正地为病人着想,把病人的痛苦看做自己的痛苦,患者的家属看做自己的家属,还会存在所谓的医患关系吗?一定要记住,真心换真心。是呀,正如《大医精诚》中所说,“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我想作为未来的医者,我们必须时时将它牢记在心。

接下来,是由陈创涛老师带领我们练习圆运动功法之一的“泰山压顶”——两只手交叠放在头顶,然后身体慢慢地下蹲,再慢慢地起来,越慢越好。老师说下不去说明胃的降浊功能不好,而站不起来则说明脾的升清功能不足,不过只要能坚持天天这样练,一个月后身体就会觉得身体轻盈不少,长期坚持对体质改善有很大的帮助。虽然我还不懂得其中的道理,不过当时试了几次之后,发现好累呀,双腿一直在抖动,向上向下都很难做到匀速且缓慢地运动,可能脾胃都不太好吧,回去要好好练了。                     

  最后,到了提问的环节,一位同学便站起来问老师:“在上中诊课时,老师说不能诱导性地问患者哪里不舒服,可是好像您总是问病人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呀,到底应不应该问呢?”听罢,老师笑笑说道,“这就要因人而异了,你若是对患者的病情把握得不够,就最好不要盲目地问,那就好像跟碰运气一样,而且确实容易误导患者的感受,但如果你对病情把握得已经十有八九了,再问问一些能帮助你精确诊断的问题,就更利于对信息的收集和开方。”说完,那位同学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知道了,谢谢老师。”这时,我因为在听课的过程中感叹老师左一句经典,右一句俗语,也站起来问老师,“能够听出来,您的基础打的非常牢固,我想问一下您是怎么积累起来的呢?比如中药,基础就是指书本上的知识吗?”老师听罢,依然是笑着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动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你看那些老中医,没有一个不是笔记本堆得比人还高的,一定不要嫌麻烦,看到什么有用的就记下来。中药也是,书上的知识很重要,都是前辈们总结的经验,要好好记,另外在医案医话或者其他书里面看到一些用药的心得体会,都可以抄下来,经常看看,慢慢地也就掌握了。最后再送你们六个字‘功夫到,滞涩通’,一切你觉得不通的时候,都是因为功夫还没修炼到位,静下心来修炼,功夫到了,自然就通了……”“好的,谢谢老师。”我一边说一边使劲地点头,确实,我也是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心态了,总是急切地想要在短时间内掌握那些知识,却做不到脚踏实地认真地去看书,做笔记,眼高手低,真的非常感谢老师。

“好了,就不打扰大家今天回去闭关了,记得早点休息呀……”这堂精彩的课程就这样在我们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不觉已过了两个多小时,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受益匪浅,再一次真诚地感谢老师。 

古人说:“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学习中医亦是如此,在中华文化这片肥沃土壤中生长出来的茂盛的中医之树,始终离不开这片土地,也离不开大自然,从中医的角度观察大自然,且从大自然的角度思考中医,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精彩,感叹中医之神奇!

  20161222星期四                

  评论这张
 
阅读(897)|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