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张清 编著
《中西医结合诊治视网膜血管病—专家答疑解惑》
56.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症状:视功能损害,因受累血管的大小、出血量多少及部位而定。如病变位于眼底周边部的血管、出血量不多者,患者多无自觉症状或仅有飞蚊症;当病变位于较大静脉、出血量多,突破内境界膜进入玻璃体,或出血虽少而位于黄斑部者,视力突然减退,严重者可突然下降至眼前指数、手动、甚至光感。
眼底检查:只有在视网膜出血未进入玻璃体或玻璃体少量积血时,才能见到眼底。视网膜静脉改变常见于眼底周边部的小分支,管径扩张迂曲,呈纽结状,管壁伴有白鞘,附近有火焰状或片状出血,其间杂有灰白色境界模糊的渗出斑,渗出斑部分掩盖静脉,使静脉似中断状或切削状。病灶处视网膜轻度水肿混浊,有时还可见到邻近小动脉累及,出现白鞘或被渗出覆盖。玻璃体内暗红色血性混浊。开始1~2次的玻璃体积血吸收较快,发病数周内已大部消失,视力也随之好转。如果黄斑部尚无损害,可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本病初起时,一般仅发生在某支或某几支周边部静脉小分支,以后波及较大静脉。但也有一开始就累及较大静脉者。当发生于视盘或其附近的静脉时,视盘面水肿混浊,视网膜出血、水肿明显,黄斑部可见星芒状渗出。
炎症活动期间,偶尔亦可见到脉络膜炎症灶,病灶呈斑块状,灰黄色或灰白色,境界模糊,位于视网膜血管后方,在视网膜炎症静脉附近或有一定距离。
炎症静止期间,视网膜出血及水肿消失,静脉管壁残留白鞘。如果炎症时有静脉阻塞,则该分支呈节段状或整支血管白线化,邻近处可见新生血管或形成吻合,并有瘢痕性白斑及色素斑点。
病因方面:应尽可能查清,使治疗有的放矢。详细地进行全面体检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胸部透视或摄片等检查有无结核或结节病。血糖检查,皮肤、口腔、耳鼻喉科检查有无脓毒性病灶或浅溃疡,抗“O”、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血象、大小便常规、结核菌素试验等。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眼底能窥及者均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尤注意视网膜周边部情况。眼底窥不及者可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时,行玻璃体切除术后,再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1~2月复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眼部B超检查:玻璃体积血视网膜窥视不满意者,B超检查了解玻璃体和视网膜情况,注意排除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转载者,请注明出处)
评论